满煎糕的基本介绍满煎糕松软滑润,富有弹性,经济便宜,食用便捷,是福建泉州民常常食用的汉族特点糕类早点之一。清晨起来,胃口还没有完全打开,喝上一杯刚榨好的豆浆,配上刚出炉还冒着香气的满煎糕,日子顿时神清气爽。商品特征此糕呈锥形,内似蜂窝,食松...

满煎糕的基本介绍
满煎糕松软滑润,富有弹性,经济便宜,食用便捷,是福建泉州民常常食用的汉族特点糕类早点之一。
清晨起来,胃口还没有完全打开,喝上一杯刚榨好的豆浆,配上刚出炉还冒着香气的满煎糕,日子顿时神清气爽。
商品特征
此糕呈锥形,内似蜂窝,食松软,夹层香甜,是冬春天节的佳点。
历史民俗
据宋代嘉泰元年(1201年)居士张约斋《赏心乐事》记载:宋宁宗赵扩时期,正月孟春的杭州人就举行“人日煎饼会”作为夜间活动。在这活动中的野炊“煎饼”应该就是“满煎糕”的雏形。
但真的的“满煎糕”的出现却与清代左宗棠有关。咸丰五年(1855年)太平军入福建时,左宗棠在马尾创建造船厂,推荐汉人沈葆祯主持。为了使清兵吃饱且不扰民,他决定在煎饼上加以改进,借助福建盛产蔗糖及花生仁让传统咸面饼卷大葱、沾辣椒变成甜食。于是,他把糖与花生仁碾碎,拌在已发酵松软的煎饼卷内变成煎糕,使兵勇在海上练兵后更容易入口,更容易携带。宗亲中也有至泉州清军驿驻扎者,仍传入“满煎糕”为食。
光绪九年(1883年),左宗棠第三誓师福建。他派老部下王鑫之子王诗正组军潜入台湾,以应对在台南的法军,“满煎糕”也随王部传入台湾。
做法
用料:中筋面粉 250克,白糖 80克,花生 50克,白芝麻 15克,苏打粉 4克,泡打粉 5克,水 400克
花生炒熟去膜,用搅拌机打成较细的颗粒,或者直接磨面粉状均可。白芝麻也要事先炒熟。白糖同样入搅拌机搅成糖粉,三种粉混合在一块制成馅料。
中筋面粉和苏打粉、泡打粉、酵母等粉类一块干净的粉盆里混合均匀。
加入全部温水,用手工蛋抽把粉类和温水全部混合均匀,搅拌成看不见干粉颗粒细腻的面糊。
料理盆包上保险膜,室温静置1小时让面糊中的泡打粉、酵母等发挥发酵用途。
1小时后,火上放上干净的平底不沾锅,(我没擦油,要擦一层薄油也可,煎出来比较漂亮)把面糊第三搅拌后倒一些入平底不沾锅中,面糊不要倒太厚,能铺满锅底就好。
铺好面粉后立即把馅料均匀的撒在面糊上,然后盖上锅盖,小火焖,待煎盘周围冒气后(约5分钟)打开锅盖,用木铲把满煎糕对折成半圆形,出锅装盘。
吃的时候直接切着吃就能了。